时评 · 2022-03-25

上海疫情

新冠疫情两年了,真的是不吐不快。

两年前,疫情爆发初期,就明显的感觉到上海并没有“严防死守”,无论是境外输入还是对内,基本上都比其他地区的管理要宽松一些。很多人和03年的非典一比较,觉得上海真的管理太松懈了,于是纷纷在“上海发布”的微博下提出质疑和批评,当然还有谩骂。很快,“上海发布”开启了评论精选,从此,官博的评论区一片祥和与正能量。

凭借着一线城市的资源,上海在疫苗接种这件事上,的确走在了全国各省市的前头,很多城市的市民还在排队预约第一针的时候,上海市民已经开始第二针的接种了。当然彼时彼刻,新冠疫情在国内业已稳定,因此原本的质疑和批评,逐渐退去。

再然后,“精准防控”这个词,慢慢地出现在了公众面前。客观来讲,“精准防控”对于小规模的输入性病例,的确是一种最优解。在不影响整个城市运作的前提下,能够使用各种手段排查接触者,将封锁区域控制到最小,既能够“动态清零”,又能够保证市民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所谓“双赢”。但是很快,享受惯了“自由”的人,开始鼓吹“精准防控”并拉踩“一刀切”的防疫政策,至此,“上海”与“其他地区”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上海”嘲讽其他城市“一刀切”的不人性化,其他城市对“上海”“精准防控”的不信任和质疑。

平心而论,奥密克戎前,上海的“精准防控”的确是有效的,并不是“不检测就是没有”,对于密接与次密接的核酸检测一直在做,也因此数次“动态清零”。

与此同时,宽松的入境隔离政策(14+7)/抵沪政策(全国健康码),往好了说是不让市民的生活因为疫情受到太大影响,而往坏了说,则是防疫的潜在破口。这届政府对上海市民/游客/过境旅客过于信任了,认为所有人都能够主动的遵守所有防疫政策,于是,我们看到了入境旅客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间逛街,我们看到高风险地区旅客进入上海没有任何限制,这也是上海无数次产生本土病例的原因。

其实一直都很担心,“上海”如此高调地宣扬“精准防控”,一旦出现破口将会遭到多大的嘲讽。

墨菲定律,华亭宾馆的防疫管理疏漏出现了。然而短短半个月,其他地区的嘲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上海”的防疫结果——每天不断增加的“无症状感染者”已经让人触目惊心。但是相对应的,“上海”的防疫措施又有了“网格化”的新名词,“网格化”和“精准防控”一样,在“网格”之外的人享受到了生活便利的好处,继续吹嘘着“网格化”——因为他们不想被隔离,不想失去这份便利,为此他们可以找出无数的理由,“上海人口3000万”(其实常住人口2千5百万左右),“上海封城不是上海政府能决定的”,“停摆损失更大”;而在“网格”之内的人,却深受封锁带来的不便。目前来说,疫情重灾地区“网格”内的人,不知道自己的隔离何时会结束,生活上的物资逐渐匮乏得不到补给,无法居家办公的打工人不知所措,微小企业无法确定何时能够复工……

《新闻坊》里在引用张医生的话,“不搞一刀切……绝不肯走抗疫回头路的决心”。然而,“一刀切”是“精准防控”的回头路吗?二者是独立的防疫措施,孰优孰劣是相对的,是变化的。防疫措施一味追求“精准防控”不也是一种“一刀切”的行为么?对于初期输入的少量病例,走“精准防控”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几十例甚至上百例已经无法完全确定源头与传播路径的病例,不做“一刀切”而是继续“精准防控”,结果就是目前的上海。

迪士尼的烟花,解除隔离者的咖啡,大叔的一杯红酒,一次次莫名其妙的热搜使我讶异。自己的家乡到底在进行着什么样的“骚操作”,为什么这些小布尔乔亚的行为不断地上热搜,为什么小确幸盖过了真正的民生。直到我发现“上海发布”发不了“IP SHANGHAI向上海市民征集身边最感人的抗疫生活场景”这样一条微博,主办方还有“澎湃新闻”后,我终于知道了,我的家乡的管理者,似乎不仅仅姓社,还姓资。

感染人数日增破千,其他地区对“上海”不断地嘲讽,在这个早晨,看到这些,已经麻木了。

毕竟比起疫情,如何买到菜,才是我现在最关心的——虽然新闻里说,一条马路之隔的长桥街道买菜不成问题。

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