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我永远和别人不一样:当别人都在宣称着《新还珠格格》不好的时候,我却看得起劲,终于,这个新的还君明珠的故事,画下了句号,一个不完美的句号,或者也是一个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的句号。班杰明最终还是选择了默默地离开,或许这样一种生命中难以承受的爱和纠结,真的只有离开了,才能得到解脱吧。
似乎现在的人一听到“新版”两个词,就开始抵触。“只要是新版的,就不好看”,“旧版的很好看,没有翻拍的必要”这样的言论处处可见。然而,其实这种说法是很没有道理的:因为其实并没有新版和旧版之分,有的只是导演之分——对于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每一个导演都有每一个导演不同的理解,所以每一个导演都有去拍某一部相同作品的权利。
说实话,“旧版”的《还珠格格》我看的并不多,或许只有第二部完整的看过,不得不承认,林心如扮演的紫薇确实楚楚动人,或许这个人物的演绎也的确是海陆无法超越的。然而《新还珠格格》中的人物个性却更让我喜欢,特别是邱心志扮演的乾隆帝。比起张铁林所扮演的乾隆,他对子女的呵护,对孩子们的小心翼翼,有过之而无不及。张铁林扮演的乾隆,内心的焦急很出色,但是邱心志扮演的乾隆,他的仁爱,他的慈祥,却更为出色:我喜欢这个样一个乾隆,一个溺爱着孩子的父亲(如果要有一种说法,那么张铁林扮演的乾隆,是宠爱着孩子的父亲)。
要说“新版”与“旧版”最大的不同,莫过于当时的我被紫薇和尔康的爱情感动涕零,而现在,却又被箫剑和晴儿的感情所感动。其实原本就偏爱晴儿,“她有着紫薇和小燕子的优点,却少了她们的缺点”,与不善于感情的箫剑从邂逅到相识,再到生死相随,晴儿对爱的执着,超过了紫薇与小燕子。这个长在礼教下的格格,有着紫薇和小燕子也不能及的执着,她没有想过离开,没有念过分手,而是永远地站在“萧大侠”的身边,箫剑拥有这样的爱,无不让人羡慕。
或许那只是我一厢情愿所认为的不同,因为毕竟事实上最大的不同就站在那里:班杰明,一个全新的角色,一个连我也觉得有些多余的角色。我不知道为何琼瑶会塑造这么一个洋人的角色,使得《新还珠格格》让人觉得“雷”,正是因为有了他,使得这些清朝人物说起了“surprise”,说起了“小case”,让人不免有些别扭。
我的朋友里有一个赵薇迷,所以他理所当然的喜欢老《还珠格格》,而对于《新还珠格格》,他表示只希望看到邓萃雯的表演。不过似乎,这样一个新的皇后,以及新的容嬷嬷,却真的让人怎么也恨不起来,相反的,却是无限的同情。
这也就是《新还珠格格》反面人物的一个奇怪的地方,用心有些险恶的皇后和容嬷嬷不让人那么的恨,而一心一意是为了自己的儿子的母亲,容妃,却让人那么的讨厌,这或许真的是应了那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
皇后只是因为小燕子的突然出现打乱了一切,又因为唯恐自己的地位、十二阿哥的地位遭到动摇和作出了一些肮脏的勾当,然而这些坏事,确实可以谅解的。但是容妃,不知怎么形容这样一个女人,总之,她和欣荣格格,的确是一对好婆媳,气味相投。
其实《新还珠格格》并没有那么糟糕,更何况方之航成为了萧之航,方严成为了萧风,方慈成为了萧云(其实萧风挺好听的,至于另外三个名字,个人认为都一样不堪),也说明它不是10年前的那个故事。或许,他是发生在平行宇宙中的,另一段的还君明珠的故事呢?
这里便想再提一下当初浙版的《西游记》开播后遭遇同样的待遇,相同的,我对浙版的《西游记》也有所偏爱。因为相比86版的,他有一个贯穿全剧的核心:孙悟空不断地在寻找一个答案“灵台方寸山在哪儿?斜月三星洞是什么?你的师父虚菩提又是谁?” 而86版的《西游记》,只是一个故事,一个西天取经的道理,一个个小的佛理。所以在我看来,86版的《西游记》是小乘佛法,而浙版的西游,已经接近了大乘佛法。
其实除去一些过于流行的“雷语”,浙版的《西游记》里人物的语言还是比较接近原著的,而且对于善与恶的剖析更为深刻,这一点,是86版的《西游记》最大的错误:妖怪都是坏的、都是恶的。浙版所展现的妖怪们的人性的一面,更加贴近原著所要表达的一面。即便是对白骨精的刻画已经颠覆了原著,但是这一段,却也成为了我对浙版《西游记》最肃然起敬的一面。
其实很多时候,翻拍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不是单纯的模仿与抄袭,那么,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应该作为一部独立的作品去看待,而不是单纯的用“新旧”来比较他们的相同和不同,然后,将一些莫须有的“不好”来打击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