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有感 · 2011-05-14

通向永远的光之国

《宇宙英雄超银河传说》中文海报

突然发现自己离开大学后,进电影院的次数愈来愈少了——究其原因,是因为能够随时抽时间一起去看电影的“搭子”没有了。工作了,原本经常在一起的同学,都各自奔波,好不容易才能凑到某一天,大家都能够抽出时间聚会,但依旧会有人因为种种原因缺席。于是,开始怀念起大学的时光,周二周三可以跑去看电影(当然平时也能跑去看电影——只要带着学生证),不用挤在周末,和只拥有双休日的上班族抢票。

4月1日的时候,在世纪华创的开心网主页中看到了“奥特曼大电影登陆国内院线”的新闻,一时间整个人失去了理性,疯狂的复制粘贴这一消息到各个群里,发送简讯给朋友中喜欢奥特曼的奥迷,然后直到有人提醒“今天4月1日”,才觉得眼前一黑。于是,接下来的日子,便在焦虑和期待中度过。直到后来杂志上的预告、电影手册的发售、以及最终上映日期5月13日的确定,心中的焦虑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兴奋——除了兴奋,还能是什么。

纵使已经看了不下5遍,依然不能阻止我走进影院,在大荧幕前观看奥特曼。观看这部名为《宇宙英雄超银河传说》的电影。

开场的梦比优斯与百穆拉的战斗,就已经让我震撼:终于,终于看到了,比自己大的奥特曼,与怪兽战斗。奥特曼不再是那个永远只在小屏幕里的英雄了,不再是全身有时候只是我一个巴掌大的“巨人”,虽然没有几十米高——但至少,已经比我高出几倍了。于是,那带有中文字幕的英雄过场开始了,其实看电影的时候还不觉得,一旦截图了,却发现那简单的五个英文字符和中文字幕,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美感。

说实话,看译制片最怕的就是蹩脚的翻译和配音,所以这一次,幸好这一次世纪华创没有让人失望。翻译方面,除了叫了20年的“杰顿”被改为了“芝顿”(当然,在10年的很多书中已经出现“芝顿”这个名字了,所以现在听到,也并不奇怪),以及“奥特签名”被说成了另外一个名词(容许我下次去电影院看第二遍的时候听清楚)以外,基本没有问题,延续了昭和系列播出时的名字和现在世纪华创的官方翻译。而配音方面,除了奥特曼/早田的声音过于年轻、梦比优斯/日比野未来的声音过于成熟以外,以及奥特之王的声音有些刻意模仿小泉任三郎以外,还是让人满意的。当然,没有在团变身的时候听到“啾哇”的喊声,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大荧幕的好处就是总能让人发现一些小细节,比如赛文脸上的污渍,这一次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而在前几次的观看中,从来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不过那黄色的污渍究竟是如何粘上的,便不得而知了(我纠结了很久,究竟片场里什么东西是那种黄色的)。又比如之前我一直觉得黑部进虽然脸上的皱纹已经很多了,但是手上的皮肤却依然很好,而这次却发现了粗大的毛孔(这才让我释怀——跟年纪对的上了)。有时候,发现这些小小的细节,感觉也是挺有趣的。能够想象当初电影拍摄的时候,有些什么花絮,有些什么故事。或许这也正是很多人喜欢导演评论版、DVD花絮访谈内容的一个原因吧,不仅仅想看电影的成品,更想了解电影制作的过程,导演的想法、演员诠释人物的态度。

在电影院里很多人错过了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贝利亚没有死的事实。究其更本原因,在于习惯性的提前离场——当然很多时候并不能责备观众,在国内,剧场内的照明灯总是在字幕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照亮,而工作人员有时候也会催促坐着看字幕的观影者离场,以便展开清洁和锁门的工作。而就这一点,我不予置评。

最后套用电影里的台词:还记得吗?那些出生在M78星云,充满爱与勇气的奥特战士们。